日前,经大北农科技奖奖励委员会审核批准,我院刘长令研究员“杀菌剂唑菌酯”项目获第七届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大北农科技奖由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 年出资1000 万元设立,经科技部批准,每两年向国内有突出孝敬的一线农业专家提供无偿奖励与资助。此次共有33 位孝敬突出中外农业专家获第七届大北农科技奖。
刘长令研究员是国内从事新农药创制事情取得突出业绩的知名专家之一,2009 年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之一。刘长令通过多年的总结、探索研究,发现了奇特的新农药创新研究要领“基于生物等排理论的中间体衍生化要领”,即通过中间体衍生化得到新的中间体,并结合、模仿或利用天然产物或已知农、医药等产物的结构片段,首先合成可申请专利的新化合物,经生物筛选,快速发现先导化合物;再经优化,最终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物———“第二代创新农药”,不仅在化学结构上与既有产物显著差异(相差50%或更多),更重要的是具有竞争力极大的价格性能比。并通过使用该创新要领于1994 年开始进行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研究,于2004 年发现了唑菌酯。
唑菌酯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活性,与环境相容性好,作用机制奇特(抑制线粒体复合物Ⅲ中电子的通报),对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及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等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作物宁静。同时具有很好的可混性,与氟吗啉、百菌清等多种药剂混配具有增效作用,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唑菌酯已获中国、美国、日本发现专利授权,并获准防治黄瓜霜霉病的临时挂号,已进入产物推广阶段。
唑菌酯的发现不仅对我国新农药的创新研究具有极大的推行动用,而且随着唑菌酯的推广应用,并不停地做大做强对于我国未来农药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进步等将具有积极的影响,更因其广谱的活性,亦能很好的防治农作物重要的病害,为农业丰收做出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