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成都举行的“2015中国环保工业岑岭论坛”上,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认为,“十三五”环境问题比力庞大,要建立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模式,应包罗空气、水环境、土壤质量目标的都市矩阵。
在环境投资方面,王金南介绍,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投资1.75万亿元,水污染防治4.6万亿元。有业内专家预计,短期内,三大领域的投资需求将到达6万亿元。为保障环保“十三五”总体目标的实现,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杨金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十三五”环保的重点就是要把大气、水、土壤三个“十条”落实好,使得相关措施、政策全部落地。
污染成本占GDP约3%
王金南说:“目前中国环境污染形势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时期。”在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的水污染方面,2013年,COD排放总量2352万吨,氨氮排放量245万吨,两项污染物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且凌驾环境容量近162%。
环保部宣布的《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8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开展了水质监测,Ⅰ、Ⅱ、Ⅲ、Ⅳ、Ⅴ、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3.4%、30.4%、29.3%、20.9%、6.8%、9.2%。
王金南介绍,在大气污染方面,“十二五”规划定的七项指标,除了氮氧化没有完成,其他都基本完成。但凭据新的空气质量尺度指标去衡量,161个都市中只有16个都市达标。
环境状况的恶化,除了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外,同样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2004年,《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陈诉》预计环境污染退化成本占当年全国GDP的3.05%。王金南说:“从比例角度来看是下降趋势,但从损失绝对量是上升的。上升阶段中的某一些阶段可能要比GDP的增长还快。”
今年,厉以宁教授总结过去40年的生长历程认为,生长不适合经济规律,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大量产能过剩,低经济效益,错过了最佳结构调整时期。王金南称,城镇化人口的增长、经济增长等都将给环境带来压力,“十三五”时期环境问题比力庞大。
环境质量将逐步改善
环保“十三五”规划虽然仍在体例阶段,但思路已然明晰。
今年1月,环保部体例完成《国家环境�;ぁ笆濉惫婊舅悸贰�,提出环保“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与形势、目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和项目以及制度建设和政策创新。
在总量控制的具体指标上,环保部科技尺度司副司长刘志全介绍,除继续对4种通例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外,还将新增工业烟粉尘、VOCs、总氮、总磷等4种污染物。
其中,针对水污染治理,环保“十三五”规划将新增在河湖、近岸海域等重点区域以及重点行业,对总氮、总磷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大气方面,针对重点区域和行业,把工业烟粉尘、VOCs纳入到总量控制中。
王金南认为,保障公众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是环境�;さ挠材勘�。“十三五”规划应为建立面向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的规划提供支撑。
为此,王金南提出了建立环境质量目标指标、环境�;す诮】抵副辍⑸;つ勘曛副辍⒆芰靠刂颇勘曛副甑榷喔龇矫娴哪勘�。总体上,环境�;ぶ氐闳挝窬褪谴笃⑺⑼寥廊笮卸苹娜媛涫怠⑴┐逵肷;ば薷础⒑擞敕浠肪衬脖;�。
要实现这些目标,在措施上应该有一些新的思考,他提出了国民经济绿色化、环境功效空间化、国土空间功效化、�;せ肪撤ㄖ位⒅卫碇魈宥嘣⒒肪承畔⒐换攘龇矫娴慕ㄒ�。
环保“十三五”规划重点领域是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防治,是环境治理、改善的要害期.杨金田称,从已经宣布的《大气十条》和《水十条》来看,“十三五”是我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泛起拐点的重要时期,过了这个时期,相关领域的环境质量应该会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