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近日秘鲁国会一致通过修改1059号执法即农业卫生普通法,允许农业合作社直接进口非专利农用化学品。然而,此项举措并未停止进口商和农民之间的斗争,该国进口商体现此项规则的设立并不合法。
国会议员TomásZamudio是该规则的制定人,他体现,进口此类农化产物必须交由Senasa提前评估,农民须向国家农业卫生服务局 (Senasa)递交申请,内容包罗:进口产物的商业名称、其活性身分、产物的制剂企业、原产地、重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到达时间、类型和容器的质料。从而使Senasa对产物从进口到使用进行全程监控。属于1 a和1 b两类农用化学品的进口,受农业卫生普通法规则 N° 1059的限制。
此前9家农用化学品进口商利用安第斯国家配合体(CAN)436决议来阻止秘鲁农业部行使最高执法,该执法建立了简化的AIU制度(种植者-进口商-用户)。秘鲁农业生产者协会公会(AGAP)及其他14个工会则体现秘鲁农业的竞争力将会由此面临风险,这场争议引发了1059执法的修改。
拜耳、巴斯夫、陶氏化学和先正达等进口商在CAN制定436规则之前,都遵循这一进口流程,而去年利马最高法院第七民间商会提出阻挡该项规则。农民需要从这些公司以高于国际市场价750%的价格购置化学品。否则,他们将不得差池农化产物进行挂号,这可能需要3年时间,花费3万到3万美元。
而与此同时,进口商Rafael Ricci则通过利马商会植保联合会(Protec)的法定代表人指出,“农业卫生普通执法的修订是国会的独断。该项规则是违法的,一旦实施,我们将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对执法诉讼进行评估。这一项不卖力的规则会让低质量的农用化学品进入这个国家,危害秘鲁人民的生活和公共卫生。”
同时,Protec的代表坚称公会不想阻止出口商直接进口非专利的化学杀虫剂,但会要求他们具有与正式进口企业同样的进口资质。
进口商向农民收取750%的高价
农业和灌溉部(Minagri)的一项调研发现进口商以高于国际市场价750%的价格出售农药给农民。
噻嗪酮(稻虱净)用于杀灭柑桔粉虱。凭据Minagri,的报道,其通用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为每公斤5.40美元,但在秘鲁以约莫46美元出售。其它农用化学品,如蚊蝇醚、咪鲜胺和嘧霉胺则以高于海外价格的500%出售。
农业部卖力人称,“这种现象和气候变化一样增加了害虫的数量。如不直接进口农药,农产物的成本将偏高,从而提高产物价格,使农民无利可图,农业将失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