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洲网报道,澳洲一名华裔科学家近日研发出一种能将智能手机转酿成显微镜的新技术,消费者只需花几元钱(澳元,下同)购置一个一次性的高分子聚合镜头,便可使梦想成真。
该技术研发者、澳洲国立大学的澳籍华裔学者李斯蒂夫(Steve Lee,音译)28日体现,他其时正在研究可植入式显微镜,而发现这种新技术纯属偶然。据悉,这种能到达160倍放大效果的镜头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作隐形眼镜的聚合物)制成,可配备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上进行显微实验。
来自悉尼嘉万研究所(Garvan Institute)的合作研究员潘(Tri Phan)体现,安装该镜头的过程连小学生都能熟练操作,“学生们只需身边有成年人监督以及配有一台烘箱便可制作。”
据悉,这种一次性镜头的生产成本不足一分钱,但放大倍数却能到达160倍。使用者只需一台3D打印机,便能将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酿成一台“移动显微镜”。
发现者称,该技术开启了远程医学、农业和教学的大门。在偏远地域的医生可以使用这种“移动显微镜”视察可疑的黑痣从而排查黑色素瘤;农民们可以用它将不熟悉的昆虫和被熏染作物的图像记录下来,然后将图像通过智能手机或电子邮件传输到网上实验室,供实验人员诊断和分析。